元宵节中的祈福意识 元宵节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导读: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在这一天赏花灯的习俗。而这一全民狂欢习俗的形成则在隋唐时期。唐宋时,节日中最热闹的要数上元节。唐人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合称“三元”。三元中,上元也就我们现在的元宵节,最受重视,也最热闹。那么,元宵节中的祈福意识是什么?元宵节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什么含义呢?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祈求丰收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重大节日,而据考察,有学者认为其起源与远古农业时期的元日祈谷有关。由于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国家,邦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对于福的朴素理解首先是吃饱穿暖,不受饥寒,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首要条件是“收成好”,因此天子在正春望日这天亲自为农祈谷,同时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祭祀开耕典礼,以表明对农业的重视与祈求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

驱邪攘灾

元宵节期间,部分地方有祭门习俗,《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先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仍以酒脯饮食乃至豆粥插箸而祭之。”

求子

元宵节的狂欢发生在正月十五月圆之夜,而月本身就是一个丰收的使者。在先民将蛙作为女性子宫的象征之后,人们想象月亮是一只或者月中有一只肚腹浑圆又可以膨大缩小的神蛙,主司生育。于是,月成了生育神。《汉书》中记元后之母李氏梦月入怀而生元后。三国时吴侯孙策也是其母梦月入怀而生。大约成于三国时的《周公解梦书》就有“日月会合妻有子”“吞日月当生贵子”等占梦口诀。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历经寒冬之后万物复苏,人们祈求子嗣的愿望更为强烈。《礼记·月令》记:“仲春之月……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媒之前。”

元宵节作为中华文化中别具一格的瑰宝,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而节庆除了带给我们团聚、喜庆等积极的影响之外,更是打破日常生活以及线性时间的结点。在节庆面前,日常生活的宁静被打破从而具有了仪式性。适当的仪式性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它激励着我们跳脱出生活固有的框架,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面对与审视未来的生活。此外,时间原本的线性与流逝性在节庆面前被解构,它在节庆这里得以以一种轮回的姿态存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对失去时间的把握与纪念不再仅仅依靠冰冷的跳动的数字,还有这些富有各种美好含义的节日。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元宵节中的祈福意识,元宵节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