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票房破百亿 影视圈资本逐梦新变奏

3476

暑期档逐渐进入尾声,截至 8 月 19 日 20 时,2024 年暑期档总票房已达 103 亿元。随着观影热潮的兴起,电影资本在回暖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投资去粗取精

上市影企在投资策略上更加注重细分领域的挖掘,不再盲目追求大制作。万达电影、博纳影业和中国电影等均强调“精细化管理”或“精细化运作”。

业内人士袁帅认为,观众需求升级推动了电影内容向高质量、多样化方向发展,从而促使投融资向创新能力和内容优势的项目倾斜。据灯塔数据,2024 年票房超亿元影片达 52 部,其中关联公司超过 20 家的影片有 21 部。业界出现了一方主控、多方出品的新趋势,既能整合资源,也反映出资本对投资回报不确定性的担忧。

趋势二:青睐科技型企业

今年发生的多起电影行业投融资事件中,有 2 起聚焦于影视特效制作等电影科技企业。吴京控制的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了参与过《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影片制作的墨镜天合,而广州市影动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则获得了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国家电影局也强调要增强电影科技实力,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业内专家魏鹏举指出,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大方向,技术赛道的投融资成为电影投融资事件中的新增量也符合趋势。

魏鹏举进一步指出,对比跨界资本,内容类产品的投资风险较大,而投资影视特效、影视技术等技术类产品通常能直观提升效果,控制成本。技术的发展相对稳定可预测,不受观众口味和市场潮流的剧烈影响。

变化三:从直接投资到深入耕耘

跨界资本若想实现“电影梦”,能否承受影视行业的风险?影视行业能否为资本提供可容纳的市场容量?需要解答的问题还有很多。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在电影市场引起热议,除了对电影内容的讨论,也让背后的关联公司进入大众视野。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该片的8家出品方中出现了跨界资本的身影。除从事商务服务的福建省兴和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外,另一家跨界出品方为国安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为中信国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国安”)的全资子公司,中信国安的经营范围涵盖有色金属和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中信国安成立于2023年,由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1.6658%,但记者注意到,除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外,中信国安的其他8位股东股权均已冻结。

跨界资本入局,《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只是电影投融资市场的众多案例之一。魏鹏举表示,电影是一个产业链相对独立的行业,具有独特的规律和运作模式。导演赵霞也指出,“过去,跨界资本更多是在资本层面对接,对电影行业的本质特点和运作规律缺乏深入认知,而现在资本对电影的理解越来越深。”

在赵霞看来,跨界资本对电影行业的理解不断加深,不再局限于资本运作,而是广泛参与到电影产业的全链条,涵盖创作、制作、发行、放映乃至衍生品开发等各个环节。这一转变也促进了各方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起电影行业的全新生态格局。

“电影投融资市场总体趋于稳定和理性。近年来,电影产业的投融资事件数量先升后降,投融资金额也波动下降,这显示出市场对头部项目的青睐,也反映出对电影投资风险的谨慎态度。”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说道。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