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专项整治无证诊疗,12家“黑诊所”被抓现行

2689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市医疗服务市场秩序,9月24日,成都市卫健委联合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委及各区(市)县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以打击养生保健等场所无证开展诊疗活动、零售药店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聘用医师或非医师坐堂行医的行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

在双流区长顺路,一个既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也无《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小店,其招牌上却赫然写着“针灸”“正骨”等词语。店内,执法人员找到针灸针若干。该店的价目表显示,针灸每次50元至80元,还标注了正骨、放血疗法等项目。墙上甚至挂着多面锦旗,写着“秒灸神针医百病”等。

“我主要是做推拿按摩。”该店老板告诉记者。针灸针为何会出现在店内?价目表为何还有正骨、放血疗法等项目?对此,该店老板始终不正面回答。

执法人员还发现,部分商家涉嫌违规宣传和违规使用医疗器械。

在一家养生保健店,店内宣传单上写着“专治骨质增生等,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摔伤、扭伤……酸痛麻木胀均可治疗,治愈率90%”。对此,执法人员告诉经营者:“病名肯定不能有,‘治愈率’是绝对不能写的,保健不能以治疗为目的。”在另一家养生保健店内,执法人员检查到两台“特定电磁波治疗器”,其标签显示为医疗器械。

养生保健场所开展哪些经营行为,或会涉嫌非法行医?市民如何甄别?

对此,成都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医疗(中医)卫生监督大队副大队长李建雨介绍,养生保健机构可以开展非医疗性质的理疗、推拿、按摩等服务,不能开展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高风险的操作,也不能开具药物处方,“特别是打针(针灸),是不能做的。如果市民发现相关违法行为,建议向卫健部门举报,或拨打12345进行举报。”

截至当天14时,全市共检查母婴保健机构10户、农贸市场36个、按摩店14家、养生保健机构34家、生活美容机构47家、零售药店5家、医疗机构15家、中医诊所8家、其他机构6家。在检查中,现场发现“黑诊所”12家、“游医”“流动牙医”等15处,发现涉嫌非法行医人员2名,拟立案4起;现场收缴药品、器械若干箱。

对本次行动发现的涉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和人员,有关部门将进一步调查核实,并依法依规处理。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 李钰仪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